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教师作品 » 跨越岁月的寻根密码


叶雨

2025年3月里的一天,暖春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,嫩绿的新芽悄然爬上枝头,河岔股村在阳光的轻抚下,透着几分宁静与祥和。村口的柳树随风轻摆,像是在悠然地诉说着村子的故事。

就在这样一个平常的中午,一对老年夫妻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。他们的车缓缓驶入村子,停在了村子中间卫生室的门前。两人略显疲惫却难掩眼中的期待与焦急,向路过的村民打听着一个神秘的地方——罗床古村,林姓的历史。此时,村里卫生室张医生热心地上前,手指向西边说道:“顺着那条街走,那是林街,里面住的大多是姓林的人家,说不定能问出些什么。”

老夫妻谢过张医生后,驾车前往林街。此时,我的父亲正和邻居们坐在胡同口旁边的台阶上聊天,春日暖阳晒在身上很惬意。老夫妻停下车,带着一丝紧张又满怀希望,礼貌地向众人打听罗床古。巧的是,退休的原乡中学林校长也在人群之中,他对本地的历史人文颇有研究。听闻老夫妻的询问,林校长眼中闪过一丝思索,紧接着脸上露出笑容,说道:“如今的河岔股,就是古代的罗床古。”

老夫妻一听,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,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,急忙说出祖上的名字,迫切渴望能确认家族渊源。林校长怀着满腔热忱,匆匆赶回家中,小心翼翼地捧出族谱查阅起来。然而,许久之后,他一脸遗憾地摇了摇头,一无所获。就在大家感到有些失落时,人群里有人对我父亲说,你们家不是也有一本账吗?人家大老远来寻根,帮着查查吧。本想离去的父亲听闻,没有丝毫犹豫,快步回家,将那本珍藏多年、纸张已然泛黄的族谱账本捧了出来。

父亲坐在老槐树下,在斑驳的树影中,缓缓翻开族谱,泛黄的纸张在指尖轻轻划过,每一页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。周围的人都屏气敛息,眼睛紧紧盯着那本族谱。终于,在十二世的记录中,发现了关键信息:有一家三个孩子,都外迁了。其中二儿子明确记载去了山东郓城,名字与老夫妻提供的祖上信息完全吻合,也有老大的名字,老三只记了外出,名字没有被记录。

这个发现让现场瞬间热闹起来,老两口更是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。他们已经年过古稀,多年来有时间一直打听这个地方,曾去过邯郸魏县,也去过山西洪洞县大槐树,只是凭着祖辈口耳相传的“威县罗床古村林家”这个声音在寻找,好在他们祖上外迁后还和我的祖上保持一段时间联系,所以祖上账簿上清晰地记录着外迁山东郓城。漂泊在外,如今终于找到了家族的根脉,这份喜悦如汹涌的潮水,难以言表。为了庆祝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,大家一同前往村里的饭店。饭店里,饭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,大家围坐一桌,欢声笑语不断。席间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分享着家族的故事,交流着这些年的生活点滴,仿佛多年未见的至亲。饭后,大家互相添加微信,留下联系方式,老夫妻满怀感激与不舍,踏上归程,回到了他们位于山东郓城县的家。

这次寻根之旅,虽未跨越千里之遥,却在时光与记忆的长河中,实现了两个家族的深情相拥,是对家族文化和血脉传承的一次深刻探寻。它让我们深深明白,无论距离多远,无论时光如何变迁,家族的根永远屹立在那里,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,牵引着我们,找到心灵的最终归宿 。

作者:威县第六小学  林献钊

上一篇: 下一篇: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专题专栏